挖掘社交性

19 min read

# review

大抵上,我的自我認同認為自己是一個內向的人,生命經驗中,自己可以從人群中得到快樂,但更能從獨處中得到幸福,所以將自己歸類為內向。

既然屬於內向的人,反而開始覺得,應該要改善自己的社交技巧,確保自己不會因為這個傾向在專業場合中吃虧,所以嘗試大量參與了關乎工作溝通相關的機會,最後在工作上小有改善,那是我第一次處理我的社交問題。

新年新希望之一

就像之前的所有文章跟第一次處理社交問題一樣,會寫成文章的都始於一個懷疑:

自己到底是不是個好相處的人?

工作上似乎沒有問題了,生活中不乏互相嘲諷魯、肥宅、邊緣人等等的場合,但細究起來,是真是假還真是個大哉問,甚至更詳細的來考量,所謂不邊緣具體來說會是什麼樣子?所以回顧了一下過去的社交環境,從朋友的回饋、密切相處人群的數目,然後找一個生活中多數朋友都認同會社交的人作為參考標的,發現無論是每週揪的攤數、會討論到的內容或是話題、跟流行文化與基本儀表的掌握度,都讓我感慨:「天啊!跟真的會社交的人比,我真的滿邊緣的。」

所以年初的時候許下了一個願望,希望自己可以變得更會社交。

定義問題:為什麼要會社交?

當我分享了這個新年新希望給別人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個反饋是:「蛤,你沒有不會啊?」接著我分享了自己觀察的標的的一些內容,大家的第二個反饋是:「你說的是要在群眾裡很會社交的感覺嗎?」這讓我意識到,社交的含義超級廣,所以釐清了一下自己認識一個人的歷程,發現大抵分成工作與私人情境,並剔除工作情境,將私人情境的交友先拆成三層:

  • 陌生人:完全不認識、或只知道網路 Profile。
  • 陌生到認識:有至少在訊息框或現場聊過天的關係。
  • 認識到朋友:談心過或想要主動找對方聊天的關係。
  • 朋友到好友:彼此有默契 e.g. 心領神會的關係。

實際寫下來覺得滿好笑的,像是在寫廢話,但在這之前如果有人問我說:「欸,怎麼樣才算是朋友。」那我還真回答不出來。

接著想了一下,覺得自己想要增加的是 1 -> 3 這段的關係,起因可能是在意自己是不是是個好相處的人,但仔細想想,好不好相處其實如果自己開心的話,也無所謂不是嗎?

經過一番思考發現,這個問題之所以會被放大,是因為開始上班後發現社畜生活會放大孤獨感。

在學期間可以暑假整整兩週只有跟麥當勞店員講到話也不覺得是個問題,畢竟如果真的難過的時候,可以衝到寢室找朋友、同學們說揪就揪、也很容易從社團、修課認識不同的人,但出了社會之後,當你下班很累、或是某天很難過,想找人講屎的時候,發現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  …… 會因為很多顧慮不去打擾別人、相處上不再跟以前一樣自在,學習成熟的過程就像是社會安全網破了一個洞一樣。

所以我意識到,如果有需求、就有供給與需求的問題,即使交友是一件隨緣的事情,也不能跟以前一樣只是等著朋友自然發生,得做一些改變。

try & error:從 0 到  1

雖然目標當然是希望有更多的好友,但朋友變好友不完全是自己可以努力的過程(畢竟對方也要對自己有默契自己能努力的部分很少),所以著重在從陌生人變朋友去思考怎麼改善。

但交朋友跟寫程式不一樣,不是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得先有人才能有後續的討論,所以第一件開始努力的事情,就是成為主揪。不了解看到這裡的各位覺得主揪是一件什麼樣的事,但對半年前的自己來說,主揪有一個超大沒有答案的阻礙:

這樣會不會很煩?

乾,我都覺得覺得自己會不會很煩的自己很煩了。

這個阻礙很棘手,因為就算真的不畏空氣、不體諒的問對方這個問題,對方也很難回覆你,講了大概也很難相信,總會覺得對方一定是一個善良又溫柔的朋友才不會告訴你實話。簡言之,這是沒有答案的問題。所以嘗試了一些作法:增加基數、腦衝一次、網路上的保持聯繫開始。

  • 增加基數:要從 0 到 1 要先有 0,所以積極報名了下班後的一些活動,希望可以認識更多人。
  • 腦衝一次:從來不做大主揪的自己直接無視警鈴大響:「對!我就煩!」當作就是會尷尬到爆的嘗試了一次大主揪,發現恐懼背後其實什麼都沒有(或可能我沒發現 XD),打開了一點點的心理限制器。

保持聯繫:開始會回覆動態、在網路上貼些之前對方有提過的內容給朋友、順道聊聊近況,如果對方有揪就答應,跟過去基本上如果對方不找就漸漸地失去聯繫比多一點點的主動。

大自然喜歡不致命的小錯。 – 反脆弱

在這樣慢慢聯繫起來的過程裡,每週可以至少有一次以上聚會的機會來嘗試,漸漸的許多好久不見、一面之緣等等的人們拉回了比較認識的關係。

修正問題:懷疑不斷的 1 到  2

當一切看似都踏上軌道的同時,第二個不安油然而生:

這樣是不是一個很自私的行為?

為了解決自己的不安,然後找朋友  ….. 這讓我覺得很不合理,也許是基於公平原則令我感到矛盾,畢竟解決了自己的不安,對方又有什麼好處?也許有人會覺得交個朋友哪有什麼好不好處,但秉持著沒有人有義務要承擔別人的需要與想要排除這種矛盾感,再三思考過後,結論是我得成為一個別人會覺得相處起來舒適的人,對方才會覺得跟我相處也很開心,於是朝著成為別人一個不虧的朋友開始思考。

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自己到底是不是個好相處的人?」

這段期間看了很多交友雞湯、也跟很多很會與人相處的朋友諮詢了他們認為的好相處,整理了一些洞見,但同樣的,這些條件我沒辦法真正的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因為就算我問了別人我也會懷疑,所以一樣採取「不管自己是不是,先盡量做到再說。」的原則,也就是多多益善:

軟性條件

  • 同理:設身處地思考、被關心的感覺。
  • 距離:合乎彼此期待的相處層級。
  • 好奇:對對話內容的延續跟專注感。

軟性條件比較多關乎一種氣氛(讀空氣),很難有一個具體的方法來達到,所以最後決定用列舉的方式,開了一個 筆記,分類不同的聊天階段,然後將平常有觀察到的作法置入,例如:滑雞湯文會看到一些講話的方式可以讓別人比較不覺得被冒犯,就記下來,像是:避免第一人稱的對話方式、漸進式揭露等等;或是平常與人相處覺得對方這樣說自己也覺得很舒適,就記下來,像是:有認識的朋友常常會回覆,我懂、然後延伸話題,自己聽的時候覺得也不錯,就記下來諸如此類的小細節,然後提高聊天的時候的自覺性。

硬性條件

  • 話題存量跟面向:常見渠道內容上主流內容、輔以一些小眾。
  • 舒適的儀表:保持自信跟正向的內在及健康、乾淨的外在與禮儀習慣。
  • 傾聽與觀察方法:覺察情緒跟話中話、肢體動作的能力。

在硬性條件開始關注不同議題,在嘗試關注不同議題中,發現大眾向的話題雖然很適合開啟對話,但是要讓對方開心的分享選擇的話題最好是能展現個人特性的主題,舉例來說:Netflix 影集雖然很多人看過,但大多大同小異,而電影就有人特別喜歡科幻、藝術等等,對話起來的感覺比較開心。基本上在多關注不同事情的過程裡科普了滿多知識,所以滿喜歡這個過程很長知識。

第二點一言以敝之比起顏值,乾乾淨淨、有精神、自信正向 blah blah 這些敘述,對應的概念其實是身心健康的形象,普世價值觀對健康的形象有加分的效果,但在這件事情事情上做了很多價值上的探索,會在後面的對落進行討論。

第三點則是專注力分配問題,原先預期這應該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原本認為是缺少,需要加強。但是觀察一下自己有時候相對ㄎㄧㄤ的場合,往往都是發生在情緒過嗨、或體能不足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注意力很難分佈足夠的份量在對方身上,導致沒有注意到原本會注意的訊號。所以問題不在沒有察覺到訊號,而是專注力分配的問題,因為所謂的觀察力,其實是一系列推理的過程,要能將現狀與過去對方的行為模式去做比對、然後從話語中的敘事去分析,並及時在對話中去執行,其實是一個非常消耗注意力的事情。

做人最難的事

發自內心去接受眾人的普遍喜好並區隔與自己的界線,是這個過程中最掙扎的事情。畢竟人生而獨特,在不傷害他人為前提下,不應以任何特定價值來評判,而在過程中也知道有人就是自信地做自己依舊怡然自得、但有人做自己就是痛扣而且不見得那麼快樂,如果盡信自信的人做自己,有時頭破血流,讓我思考平平是做自己為什麼差別那麼大?

顯而易見的是這世界上存在普遍喜好這樣的事實。而在希望可以被更多人認同的前提下(如果沒有需求與執著自然也沒有這個問題),做自己就是在找普遍喜好與自己之間的交集。

舉例來說:群眾是真的喜歡有運動、自信樂觀、好看這些標籤嗎?如果去探索背後的抽象概念,我的詮釋是群眾喜歡的是健康的概念而不是具體的這些行為,也期待大家可以提供更精準、或更有趣的詮釋跟視角。群眾真的是想要你博學多聞嗎?後面需要的概念是對他人有興趣的東西的好奇跟關注。換言之,你能表現出這些概念,就算是做自己也可以怡然自得。

但面對如果有需求、但交集過少的情況,至今我還沒有答案,大概的可能就是希望有一天世界可以更加溫柔,增加交集的範圍。而找到這個交集就是成為舒適的自己的關鍵。意識到這件事之後心裏鬆了很大一口氣。

後日談

那整件事執行了半年現在如何呢?

結論是,社交的快樂是有顯著的邊際效應的  …… 頻繁的社交會遞減社交的快樂。雖然不確定原因,但傾向認為自己果然還是內向的人,社交屬於不能沒有但主要能量也不是可以從中取得的類型,如果大家都願意揪工作就好了,摸蛤仔兼洗褲。

不過經過這些嘗試跟紀錄分析,得到了一些反饋讓我覺得:「至少我盡人事了。」(有些反饋是不言而喻的,是氛圍上的改變;有些是直接的)然後深刻的體會了什麼叫緣分,所以就終止了這個新年新計畫。

過去如果很會社交的朋友跟我說:「交朋友就是緣分。」我會覺得理性上接受、感性上難以苟同,等到自己嘗試努力了半年、然後改善了一些相處方法後,我發自心底認同一點緣分觀點。

因為過去會解讀成自己很難相處,想要透過改變自己來全盤控制這件事情,但現在至少去了解之後、就可以基於這之上區分什麼是做自己、什麼是爛個性應該可以被調整、什麼只是單純自己喜歡的相處不想要調整什麼、什麼是透過相處來推動跟改變需要多做什麼,並運用這個過程中學習到的相處方法,思考自己可以做到哪裡。

後來發現這就是所謂的盡人事了,因為剩下的就是喜好、環境、價值觀等等因素之下,合不合得來也只能看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