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要開始
會開始電子報是想要輕鬆一點分享看到的有趣東西,因為要放上部落格的總是比較嚴肅,總想要研究透徹直到自己精疲力盡。但電子報也很多風格不是嗎?要論分享心得的領域,既憧憬 stusis 那樣大量的短評,也羨慕 Mannny 對一件事情看法的深入。
想了很久,想不出到底要怎麼分享比較好的時候,眼看已經來到了今年第二個連假。 好啦,先寫寫看吧,別想了。各式各樣分享領域的前輩們一定會這麼說。
有趣的是
嚴謹設計論述下的數位產品
Heptabase 在上週左右開放了僅有一年訂閱方案的 Beta 版本,看了 Discord 群上 Founder 之一 Allen 提到:
一但提供試用,我們會面臨 20 倍以上的註冊數,一方面會讓我們團隊比較難服務和解答用戶疑問、用戶的整體素質會下降、用戶的反饋也會變得難以過濾和參考。我們的目標是打造最好的產品。要打造最好的產品,就需要最好的用戶反饋。而最好的產品反饋永遠都是來自一開始就願意付費的用戶,而不是參與試用的用戶。
Heptabase 也散發著這樣的基調,雖然功能簡單,但現在會出現的每一個功能都是經過務實決定下的結果。
試用下來非常認可開發者對於新時代知識管理的痛點,Heptabase 解決現在建立知識模型時,與日常紀錄脫節的問題,然這個使用流程還需要經得起更大資料量的測試,有鑒於 import 與大量編輯的功能還有待提升,費了很大的力氣去整理,目前測試下來還感受不到這個效果,但依舊期待這個擁有嚴謹論述的新產品。
Mac 用戶可能會經歷的滑鼠痛點
不得不說 Apple 的觸控板真的太好用了,好用到 PS、AI 我都是用觸控板來進行操作。但被物理治療師說了,可以嘗試用外接螢幕架高了我的視線,於是開始了沒有觸控板的日子,用了好長一段時間適應鍵盤來操作,而 Abnormal Mouse 是一款讓滑鼠模擬觸控板的 app,想像一下:三指向上的手勢,現在只要按著 Shift 將滑鼠上滑就可以做到了。
讀了
Founding Engineer
第一次知道這樣的工程師職位,摘要一些關於這個職位的描述:
通常是新創的在頭一年招募的前幾位工程師。
會負責招募、使用者接觸、決定產品開發的文化跟流程各式各樣的事情。
常常最後也會成為 Founder 之一或也會繼任重要的開發職位,或也會轉產品負責人。
因為一直都很喜歡待在新創,在新創中,初期工程師很容易介於 PM、Dev 之間,對於自己的職涯也時常感到迷惘,但很喜歡這段 Twitter 裡面其中一句話:
joining a startup as a founding engineer is an experience unlike any other – whether you’re looking to sharpen your skills before starting a company, take on more responsibilities outside of engineering, or simply join a rocket ship from the launch pad
Planning Poker
最近在煩惱公司上的產品該如何估時的問題,於是開始研究了 Scrum 中估時的作法 - Planning Poker。
Planning Poker 可以想像成共識決的相對估法,透過大家在不討論的情況下先行對所有任務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分數相差比較多,或分數有封頂的項目來分享評分原因,藉此機會溝通對於一個任務的執行看法。舉例來說:今天要開發一個留言板,有系列的功能包含:登入功能、留言、按讚 ... 等等功能。
先進行一次校正的基準投票,例如:以留言為校正基準,A 投 2 分、B 投 5 分,接著可以整合:『OK 現在這個工作量的任務為 2 分』統一大家的分數標準
之後開始對其他功能不討論各自投票,投分數時分數常會以費事數列的方式 e.g. 1, 2, 3, 5 ... etc 的形式進行,並會有一個最大數 e.g. 21 分。
投完後,如果有功能分數相差比較大 e.g. 有人投 1 分、有人投 8 分,或有分數封頂 e.g. 21 分就要進行討論,分享為什麼給這個分數並重新投票。
目前嘗試了一次,還沒體驗到估出來的成果是否能作為改善流程的基礎,但光是分數有落差後進行的討論,就顯著有助於建立更多任務細節的討論。